Friday, December 28, 2007

零七十大(2)

美國時代周刊選出2007年十大

十大新聞:

1.巴基斯坦政局,隨著鐵蝴蝶貝娜齊爾被行刺身亡,08年該國的大選選情變得難以估計

2.美國次按,這金融風暴的風眼在美國房地產及金融市場,令美國經濟可能出現滯漲

3.緬甸僧侶示威,日本攝影記者長井健司被槍殺

4.哈利波特小說完結

5.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彼得雷烏斯遭抨擊

6.中國製玩具被回收

7.維珍尼亞州槍擊慘劇

8.幹細胞研究取得突破

9.美國職棒全壘打王邦被起訴


10.IPHONE

零七十大(1)

還有幾日就到2008年,先回顧我最喜歡電影十大

1.不能說的秘密
2.神探
3.集結號
4.盲山
5.色戒
6.Black Book(黑色皮冊)
7.超時空泡泡女
8.Children of Men(人類之子)
9.戰狼300
10.The Brothersome Man(超完美地獄)

Wednesday, December 05, 2007

一年達到

比別人遲到,我終於成為成功捱一年的隊員
VIS的迅速退場,以及是旦求其進了寬頻,現在已是有「年」資的人
日本遊記仍然未的起心肝寫,因為yearender來了

希望聖誕節能夠與大家見面

Wednesday, November 07, 2007

iPhone入手

先多謝angel老遠幫我在美國買回來
還有igo與阿略協助解鎖

其次是.....

我終於unlock左iphone
可以打電話了!!!!!!!!!

Saturday, October 27, 2007

iPod冇電

最討厭ipod在街上冇電。
離家後才發現ipod的電量已經對達紅色警戒線,
即是它會隨時隨地熄機。

於是你會奢望它能夠捱到你回家,
有時捱得過,但更多數捱不過,
你好似手持炸彈一樣,不時窺望那條紅線如何一點一點地縮
小。

它也只會揀在你車程的中間熄機,
那麼一秒前還在享受鍾愛的音樂,一秒後就跌落喧嘩的地獄

地下鐵中,嬰孩啼哭;行駛的風聲,頻密的到站提示;
內地同胞高分貝的方言示範;老翁對著電話筒怒吼。

這時候你會痛恨ipod微小的電量,
或者痛恨為什麼不一早叉電。
總是覺得途中拔出耳機,塞下褲袋的自己,
在旁人眼中是垂頭喪氣的。

Tuesday, October 16, 2007

日本之旅

終於在苦撐發燒下,在康泰買到機票
接著來的住宿就交給朋友了...
寫在病榻上

Wednesday, October 03, 2007

新書入手

看電影,上期,但講威尼斯影展,所以買番
市場先生《只賺不止蝕》,名財經blogger出書
格林斯潘《我們的新世界》,sam推介
沈旭輝《國際政治夢工場》,以電影詮釋國際大棋盤
金培達《一刻》,光明頂陶傑推介,教人如何欣賞配樂
三聯生活周刊,每周必讀



Tuesday, October 02, 2007

亞洲電影節之二《盲山》

今年亞洲電影節的第二部,《盲山》。

2007 康城影展「一種注目」參展電影
2003年一部《盲井》,不但令導演李楊聲名大噪,更讓觀眾見識內地煤礦場令人心寒的絕望真相。事隔數年,李楊繼續描繪人性之盲,冷靜刻劃內地封閉封建民智,批判中不失憐憫反思。女大學生白雪梅被拐賣至陝西山區當農民老婆,無論如何努力,卻終難擺脫魔爪,直至事隔多年才僥倖獲救。李楊秉承前作的寫實主義風格,開拍前更訪問人口販子及公安部門,令故事更見實感,將法律盲點人心暗黑盡現銀幕。康城首映,拍爛手掌。

心情一直跟隨白雪梅逃跑而起伏,看到她千辛萬苦都被捉回,心裡難受到不得了。找便宜的表弟,黑了心的村委,員警,司機。眼見其他被拐婦女的妥協,她最後必須放棄自由去換取自由...

放映後導演李揚出現分享會

Monday, October 01, 2007

抑鬱

人抑鬱,看的電影也抑鬱,《色戒》灰暗,之後HKAFF的《盲山》劇情更無奈難受
,亞洲的另一方緬甸又發生該死的血腥鎮壓。日本攝影記者長井健司被軍警射殺,What a fucking world!!!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大坑舞火龍2007

追月日看了《色戒》,湯唯和梁朝偉的演技真是讚,湯唯由羞澀女大學生演到美豔的闊太,李安導演果然押中了寶,但我相 信王佳芝給了章子怡演也相差不大,可能捧起一個新人面上更有光彩吧。梁朝偉眼神仍然是注滿了演技。至於幾場情慾戲,拍得一點也不美,這明顯不是李安擅長 的,他的宗教也成了框框,湯唯和梁朝偉的幾個「體位」相當不合常理(笑)。比起來,湯唯在結尾坐三輪車的一場戲反而會成為經典。

再去大坑拍火龍,綜合幾年拍火龍經驗,運氣更勝技術,所以連300D也沒用,只帶LX-2,相片出來也不太背。明天早班,先隨便貼幾張吧。






巧遇林家棟,廖啟智拍攝中,扮演殺手的林在火龍中追逐廖和一名美少女,很感興趣啊,這部是甚麼電影?



大坑張柏芝,她比主角有更多粉絲,一出場,拍友們連火龍也不顧了。

Tuesday, September 25, 2007

颱風下的生活


掛著一號風球在巴士上看三聯生活周刊

Monday, September 24, 2007

924

我只有日做夜做夢生醉死
你只有東飛西飛怎麼捉住你
常常恨你偉大誰能比
令人自卑 但愛跟你在一起

Saturday, September 15, 2007

閒逛澳門街之二

心血來潮想到龍華茶樓一盅兩件,點心種類不多,這般懷舊的平民氣息是買少見少。


吃飽後的指定動作是亂逛街,抓拍是王道,殖民地的古典及躂躂躂的機車形成緩慢又悠閒的城市節奏。






事隔一年,荷蘭園建築群外的馬路已經改造成廣場,十分意外。




不經不覺又來到大三巴



例景太悶,不如拍個局部



睇完愚樂I Love U 應該認得的賣草地圍


訂了枱,再回到氹仔,終於一嘗馳名水蟹粥,同場加映鯪魚球墨魚丸雙拼,走地雞。

當然順便去埋大熱的威尼斯人



假的大運河,但船家真的會高歌一曲,很認真

臨走前到路環黑沙食乳豬,怎樣也能去晒澳門三地段,真威風。



總結行程,一味食,可謂名副其實的高膽固醇高熱量自殺團。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閒逛澳門街

等了大半年,終於可以出走香港,雖然只是相距六十公里的澳門。兩日一夜的短期旅遊一腦兒地大吃大喝,感覺自在極了。

第一日先去氹仔,碰巧大利來豬扒包休息十日,喜蓮例休,誠昌三小時後才有位兒。最後在阿曼諾吃了個十級難口的地道葡國菜。

龍環之秋

在龍環葡韻找到my flickr favourite的小天使

入夜在金沙吃了個豐盛的自助餐,在新口岸散步下,覺得澳門拉斯維加斯化的好利害,到處五光十色,一片繁華。



新葡京,她的火焰后冠還未完成

相比一街之隔的舊葡京,就像龍應台所說的老祖母的筆記,褪色了,失去價值。

Tuesday, September 04, 2007

出走



去其他地方走走,呼吸休息,離開香港就可以

Saturday, September 01, 2007

不能說的祕密

辦公室間,吹過電腦與打印機的不一定是春風,不能說的祕密,至今想起都有種噁心,想嘔吐的感覺

Wednesday, August 29, 2007

八月念念碎

  • 龍格堡轉會西咸聯,並非小弟無情唔講,而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火雲邪神CK只係阿仙奴球迷的集體回憶。
  • HKIFF Summer睇左《大日本人》同《加洲夢》,《大日本人》係今年必睇的笑片,如果你自認無聊,呢套騎呢野一定合心水。
  • 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完全將香港人分晒類,你老細,你阿媽,你阿哥,你自己,唔睇唔知原來我地咁冇性格都係有社會的錯。
  • 兩星期港股天堂與地獄,一班券商同財經演員表演馬後炮與失憶症,次按問題仲未解決,美洲金融風暴,中資股被過份追捧。眾人睇好時我仲驚,減持二三線,現金是皇帝(Cash Is King)
  • 企圖將家裡的Tee轉晒Uniqlo一個牌子,阿媽話我有病,但睇番理財軟件,每月買衫真係佔總收入10%。
  • 第三季又係消費既時候,個人購買慾望極盛,iphone,powerbook,D300,其實最想買仲有一手HSBC。

Tuesday, August 28, 2007

去外用膳

聖人說:「食不言,寢不語」,中國人的古訓偏偏外國人才做得到。

晚上一家人到APM家傳滬曉替母親慶祝生日,以前光顧過一次也不怎樣覺得嘈雜,可以最近港股造好,食客七咀八舌加兩個財大氣粗的自由行,誰預計到一間裝修高雅的餐廳,嘈音比地茂酒樓更嚴重。

真不明白食飯怎麼會有這麼多話要說?如果真係十萬個緊急要講,冇問題,唔該將音量收細,尊重一下自己,尊重一下別人。

南瓜白雪,很香,蛋白很滑

清炒河蝦仁,蝦仁大大粒又爽口

雪菜炒麵,不錯

樟茶鴨,肉太乾,最後才上菜,吃剩很多

Monday, August 27, 2007

無題

新聞台跳船潮,同學也將會離職
自己就快做滿一年,我也想去闖闖,試驗究竟實力去到哪裡。

Friday, August 24, 2007

first time on panel

第一次按廠,就是按中華周報,我們真有緣份

Wednesday, August 08, 2007

HKAFF 2007

第四屆亞洲電影節選單

26 Sep, 13駭人遊戲 13-Beloved

27 Sep, 熱鬧 Noise

1 Oct, 盲山 Blind Mountain

4 Oct, 我雖死去 Though I Am Gone

10 Oct, 集結號 Assembly

Sunday, May 20, 2007

中大學生報之二

風波繼續擴大,有人把《聖經》,《可蘭經》,一系列文學經典童話寓言也舉上淫審處,好不熱鬧。明顯是有對著幹的心態,但這不剛好突顯淫審處評審機制的荒謬嗎。情色版的討論變成保守派和自由主義者的兩極化對壘,非黑即白的爭辯,活脫脫是千禧年代的「文化戰爭」(Culture War)。在公司閱過星期天明報,也見到Kursk兄也轉載了其中一篇相當好的文篇。雖然有點跟風成份,也無論如何想分享出來。

轉載 文化戰爭與道德聖戰

作者:安徒
明報星期日生活20/5/2007

 《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的風波,發展至最近有人集體向影視處投訴,認為《聖經》亦應被評審為不雅刊物。爭論的激烈,遠超一般人當初想像之外,亦象徵性地說明了,一場不宣而戰的香港本地「文化戰爭」(Culture War),已踏入一個重要的關鍵時刻。文:安徒

文化戰爭」這個詞,原本來自卑斯麥時期德意志帝國與天主教教廷的對抗,後來意大利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亦認為無產階級如要取得勝利,關鍵在乎打破原來統治階層的文化霸權,更要在傳媒、教育、群眾組織上,贏取一場文化戰爭

九十年代,美國學者James D. Hunter 以「文化戰爭」為名著述一本書,分析美國在新保守主義急速冒升的時代,文化政治上不同力量之間,重新結盟整合和相互對抗的情况。他將這場對抗名為「正統派」和「進步主義者」之爭,也有人把這場對抗,形容為「世俗進步主義」和「傳統主義」之間的對抗。對立雙方分別在墮胎、槍械管制、同性戀、刊物及影視品審查、毒品、性教育、死刑、獨用英語教學、及一系列種族、移民權利問題上拉開戰幔。

東施效顰打一場子虛烏有的戰爭

美國是一個以基督教為主流信仰體系的國家,有着它本身錯綜複雜的宗教歷史,自己獨特的傳媒生態、知識傳統和校園政治。文化戰爭的出現,反映着美國社會的獨特問題。香港也有着本身獨特的文化處境和思想淵源,本來就沒有一種合適的土壤和必要,發動一場模擬美國「宗教和世俗」對抗的文化戰爭。然而,因為香港某些人和美國教會的利益和信念上的連繫,這幾年來,竟也有人想東施效顰,以對抗邪惡的「聖戰」心態,在本地也發動這一場子虛烏有的模擬戰事。在這些試圖自美國橫向移植他們的「宗教Vs 世俗」對抗圖式中,他們以「世俗」為敵,杜撰一個名為「世俗化霸權」的東西,並把自己幻想為受逼害的「宗教人士」,被世俗世界逼迫他們放棄他們的「宗教生活」。

他們為了構作一幅聖戰圖像,自然要以樹敵的修辭策略,為自己打造一個敵人,這些幻想出來的敵人,名為「極端自由主義者」。他們的罪名是在公共領域「去基督教化」、鼓吹墮胎和把同性戀變成人權,他們甚至設想,當今世界的孩子們是被「極端自由主義者」們逼着灌輸了「同性戀意識形態」。所以,他們要起來反抗,抵抗世俗主義者的侵襲。

不過,這種美國右翼福音派基督徒的香港代理人,為了證明香港社會也存在這種所謂「世俗化霸權」,以向本地輸入道德聖戰的實踐,卻為他們的環球戰略,作了本色化(本地化)的改造。按照他們的理論,大眾傳媒原都是令社會道德沉淪的罪魁禍首,但他們並不像美國那邊,滿足於在自己的教會刊物,教會禮拜的宣道場合,宣揚他們的反世俗,反大眾傳媒的論調。他們反而積極利用大眾傳媒,配合傳媒的譁眾取寵操作,不斷製造社會道德議題,不斷喧染道德恐慌。過去一兩年來,除了例如反對立法保護同性戀不受歧視的主戰場外,這股道德聖戰衛士超強的製造議題的能力,早已鑽了不少空子,使社會大眾疲於奔命。

正如一些學者曾經計算,過去一兩年間,香港發生與性問題有關的道德爭議,可說無月無之。問題並不是什麼社會風氣突然急速變壞,而是香港的既有社會體制,在這段短時間內,被這些熱中於挑起「文化戰爭」的衛道之士騎劫。最明顯的莫過於《秋天的童話》這種聲譽本已甚高的陳年電影,都會被「翻炒」指控,頭頂破壞青少年道德心智的罪名。

如果說,包括電影導演、報紙編輯、大學生們在內的「極端自由主義者」,在他們眼中都是在衝擊和瓦解着社會的道德底線,那他們持續不斷、譁眾取寵式的誘發香港的道德歇斯底里反應,也可以被視為不斷在測試香港公民社會、公民文化和基本權利的底線。香港人曾引以自豪的公民文化,又是否經得起考驗呢?

正如任何宗教都不應被還原為一些所謂基本教義的簡單原則,而要對應具體歷史的脈絡,宗教方不會成為獨斷偏執的禍源,一個成熟的現代公民社會,也不能避免社會道德爭議,因為公民社會正是為反對陳腐的道德和宗教獨斷而建立。公民社會之為公民社會,正在於它具備包容差異、促進溝通、不斷反思的機制,在爭議中為社會謀取共識,而不是以隨意的公權力、單一的長官意志、獨斷的教條和民粹式的多數壓力,強行為社會訂定道德準則。

傳媒和大學本來就是現代公民社會中公共領域的兩大支柱,讓反思、溝通和探索可以以持續、合理的方式進行。但是,正如德國大哲哈巴馬斯(Habermas)所指,理想的公共領域已隨商品化邏輯的侵進而陷入衰退、扭曲的危機。

民粹式的傳媒運作,公關(PR)化的政治、品牌機器式的治理大學理念,正是上述這種公共領域衰微的表徵。而《中大學生報》事件所揭示的,正是近年香港遭不斷削弱的公民社會和公共領域危機的一場小爆發。

無意中挑動中大數代「集體回憶」

不斷追逐聳動新聞的大眾傳媒,只顧建立公關形象而忘卻教育本義、大學應有角色的大學當局,做就了《中大學生報》事件中衛道聖戰者騎劫了傳媒,而傳媒又騎劫了大學的一場鬧劇。

不過,道德聖戰者以為可以以幾個中大小子作為聖戰祭禮中的犧牲羔羊,卻沒料到中大當局的過度反應,卻做就機會使被宰殺的一方作出強力反彈。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真正了解香港的思想傳統,香港的文化地貌,他們更不了解中大。

在美國,文化戰爭往往以校園為主戰場,各派在大學為了課程、收生、聘任等問題,持久爭戰,反覆辯論。香港的大學校園,卻沒有這種讓多元文化相互角力的學院環境和傳統。然而大學(特別是中大)卻積累了香港最強的進步主義傳統,最持久的反叛精神,學生報更是最具開放、前衛、實驗精神的象徵。

道德聖戰者意圖走進校園高舉道德大纛,卻無意中挑動了跨越數代整個中大社群的「集體回憶」,觸動了中大人承繼中國五四運動,思想無禁區的精神,反封建、反禮教約束的警覺系統,對個性自由、表達自由的價值執著。連日來,新新舊舊的中大人,相互奔走,連繫聯署,以致爭相辯論,都是爭取修復被原教旨獨斷思維所踐踏破壞的前衛探索、理性反思的傳統,捍衛大學繼續作為公共領域,使理性辯論與反思,可以無畏無懼地進行的空間。

中大人的這種「集體回憶」,正好就是香港過去數代年輕人,反對冷戰年代黨國操控的制式教育,抵制殖民地的愚民教育,所積累而來的自由主義精神財富。從保護這份現代中國青年,珍貴的自由主義精神遺產的角度看,中大人是受得起考驗的。

對於公共領域的「沉淪」,香港版本的道德聖戰者的反應,其實是徹頭徹尾的犬儒主義(cynical):他們對之一方面進行空洞的批判,一方面卻又利用這種傳媒的民粹主義式操作,以千倍放大鏡去揭示大學生的道德醜聞。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傳媒引導的輿論,可以在數日之內,翻雲覆雨。這些聖戰者們不明白,譁眾取寵的傳媒運作,所依循的是民粹主義邏輯,它是一把雙面利刃:它的核心原則是「反精英主義」。所以,它可以無限放大性醜聞,以詆譭「精英」大學生的形像,也可以急速放大大學當局的笨拙反應,以令庶民享受揶揄更大的大學精英體制所帶來的快感。箇中雖然弔詭,但並無什麼精神分裂,可笑的只是有人「搬起了石頭打自己的腳」。

在中國數百年綱常禮教、黨國道德禁制的歷史,和在道德偽善充斥的現實陰影下,香港的可貴,正在於這裏那怕是半吊子的自由主義俗世活命空間。這是地上的公義,也是精神的救贖。香港人的社會道德前提和底線,正建基在如何維護這個空間,而非如何建立一個克己復禮的清教烏托邦。

任何教育工作者都應知道,道德能力的培養,在乎聆聽與關懷,不在乎行使權力的淫威。香港的基督信仰者,有身體力行,致力普世價值的實現,有玆玆不倦,致力傳揚福音。香港人希望聽見的是仁愛、寬恕和正義的福音,卻非那種喋喋不休,焦灼、虛怯卻又無能的道德聖戰的喊叫。救救孩子!哈利路亞!

Monday, May 14, 2007

中大學生報

近來忙到要命,但對於情色報事件,怎樣也要留個言聯署支持。大學生就應該甚麼都敢講敢提,暗藏的販賣的pornography便利,又炮轟非牟利的學生刊物,他媽的道理。君不見最出力掉石頭的傳媒是蘋果,太陽嗎?如果學生報編委真的被傳媒放入黑名單,那些笨蛋就唔識貨,因為他們做了你們已經不敢做的。自認國際性的城市,為何看不見波士頓大學的情色刊物《Boink》, 耶魯大學的《SWAY》,哈佛大學的《Hbomb》。或許因為你們連甚麼是不雅,甚麼是情色,甚麼是小眾議題也搞不清。

雙重標準的傳媒,偏「色」的道德團體,自我閹割的中大,高貴的香港市民。

轉載自獨立媒體

衝破禁忌 重建道德
要求影視處判決中大學生報無罪聯署聲明

從前有一個人沉船遇難,漂流到獨眼國。該國居民看見這人生有雙目,為之訝然,將他關在籠裡觀賞。幾經寒暑,他開始懷疑自己有兩隻眼睛是否不正常,於是伸指刺瞎其中一隻,甚至找尋其他擁有兩隻眼的人來刺瞎其中一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有兩隻眼睛是否禁忌?自毁一目是否道德?都不是。獨眼國故事主角不是甚麼聖人君子,他在道德上是軟弱的......不道德之處,在於他放棄思考,盲目視禁忌為合理,以偽作真,非愚即誣。

不道德的審查

追求真相,不滿足於虛偽苟安,這是大學應有的理念,也是《中大學生報》堅持的道德原則。在社會版揭破高地位政策謀殺文化剝削基層,在校園版直指校方「國際化」政策短視近利,皆出於這個道德原則,在情色版質問禁忌的合理基礎何在,亦屬同理。如今,影視及娛樂事務處卻準備將這份對真相的道德堅持定性為「不雅」或「淫褻」,以港幣四十萬元罰款和一年監禁,刺瞎廣大市民的眼睛。回顧以往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處裁定之二級不雅物品,例子是刊登劉嘉玲裸照的《東週刊》,試問只是嘗試將不同性議題引入社會討論,究竟有多不雅或淫褻以致需要被裁定為不雅物品並罰款監禁?

香港的公共審查機構不辨黑白,早有前科。英國女雕塑家伊莉沙伯.弗林克的「新人」銅像即於十二年前被裁定為不雅,不得公開展覽。這種荒謬審查近年有越演越烈之勢,而且極具政冶指向,香港電台長壽節目《鏗鏘集》的一輯「同志‧戀人」,就在今年遭受警告,理由是節目未同場展現反對同性戀的觀點,所以「不持平」。但在另一邊廂,收到逾百宗投訴的《心繫家國》愛國宣傳片卻從未被當局警告過要加入支聯會觀點以免「不持平」。箇中的雙重標準,在在顯示公共審查機構沒有扮演道德代言人的資格,然而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處在不具公信力的情況下閉門會議,卻又擁有判決物品是否不雅的權力,輕率地以他們訂下的禁忌為社會道德標準,這才是篾視道德。

更甚者,審裁尚未開展,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員協會主席葉興國竟已在報上公開就事件表達意見,形容該報的有關言論過火及很大機會被評為二級不雅物品,如此先判後証,違反司法公正,請各界儘速徹查。

不道德的禁忌

堅守禁忌不是道德,恰好相反,禁忌往往是不道德的根源。

宣揚異教被火刑燒死,婚前性行為被拉去浸豬籠,犯了禁忌意味著可以用肆無忌憚的殘酷手段對待。換言之,維持禁忌就是踐踏道德的免死金牌。性工作者被嫖客搶劫,又遭警方集體露天拘留不准穿衣,諸如此類的例子正正基於「你們只是下賤妓女」的心態。

本報雖觸及禁忌,然而其目的在於讓性論述更加多元化,讓性小眾的聲音不至於不問情由地被湮沒和妖魔化,況且,情色版問的問題雖然敏感,然而發問並不代表鼓吹,只是像口述史般敘述性事,藉著追問禁忌來達到了解和交流,如欲捍衛道德,呼召公眾反思禁忌實屬必要。《中大學生報》化不可說之事為可說,正是為了勸阻世人藉禁忌之名為所欲為。

《中大學生報》被傳媒渲染為「淫穢」之後,輿論群情洶湧,不擇手段將之妖魔化,甚至作出種種惡毒的侵犯。整整一百份學生報被拆封然後棄置溝渠浸泡霉爛,足足三百份澄清聲明遭神秘人埋葬於廢紙回收箱,女編輯受到冒稱大學教授之徒電話性騷擾。情況就如之前榆林書店丟棄同志組織的《她們的女情印記》小冊子,廣播事務管理局打壓《鏗鏘集》,凡此種種,盡屬敗德甚至違法(包括性騷擾與刑事毁壞)之舉,亦反映了人們對性禁忌的白色恐怖。

不道德的傳媒

既要呼召公眾反思日常禁忌,《中大學生報》的性/別論述自然不同流俗,譬如會關注性別和權力問題,就提及性題材的戲劇寫劇評及評述女權運動等,傳媒卻紛紛將情色版比附為諂媚流俗、譁眾取寵的「風月版」,無異是對學生報情色版之徹底誤解。及後,學生報發表聲明回應傳媒的無理指控,意欲就如何表述性跟傳媒加以討論,可是指罵學生報未能嚴肅討論性題材的傳媒,卻沒有參與和延續討論以求追尋真相,可謂文責不負。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乃十誡之一,追尋真相本來就是不分文化、種族、宗教的共同道德,為追尋真相而追問禁忌更是文明累積的基石,大學的存在是此中鐵證:不追問封建體制就沒有資本主義,也就沒有今天的商學院;不追問教廷權威就沒有科學發展,也就沒有今天的理學院;不追問種種文化典範社會規範就沒有人文學科,也就沒有今天的文學院和社會科學院。

《中大學生報》被判有罪的後遺症

1.全港大專院校勢將面臨「性道德祭旗」──繼2007年4月香港城市大學商務書店被星島日報獨家指責售賣教導性愛姿勢的書籍,書店方面受壓有機會不被續約;2007年5月星島日報及明報以《中大學生報》為箭靶。若《中大學生報》淪陷,全港大專院校將出現言禁之風。

2. 民間團體的言論、出版及論述自由,將受嚴厲監視──《中大學生報》事件,與民間團體日後言論、出版及論述自由,可謂休戚與共。猶記得2000年政府蠢蠢欲動,企圖收緊淫褻及不雅物品條例,但由於當時婦女界、同志界、藝術家能夠團結,力抗創作與言禁之風,最後迫使政府擱置違反言論及出版自由此舉。

3. 今日是報社,明日是主流媒體──港府於06年及07年,多次借懲罰主流傳媒的淫褻報導,重提收緊法例。若今次《中大學生報》成為炮灰,港府將可輕易借刀殺人,傳媒於今日所作的「泛道德輿論」,日後將要變成一把「自我閹割」的利刃。

學生報以求真為德的精神一以貫之,情色版風波擾攘,恰好說明了當下的審查、禁忌和傳媒道德淪亡。

為了捍衛追求真相的道德,為了守護討論禁忌的權利,我們嚴正要求影視處判決《中大學生報》無罪,而且不屬淫褻或不雅物品。

睜開雙眼,拒絕盲目跪拜一時一地的禁忌,社會方能尊重多元論述,重建道德,邁向文明。

聯絡:
中大學生報/26036404
custudentpress@gmail.com

Tuesday, May 08, 2007

T1 assignment

同泰基衝左上去「變靚D」追問反應,雖然係夾硬拍人地,
但拍到又黃又青,鏡頭又震又唔岩eye level。
返到公司先知道仲係T1頭條,睇番自己拍左既野,簡直慘不忍睹。

Sunday, April 29, 2007

31st HKIFF Day Six

愉快輕鬆的一天電影節,因為選的都是喜劇。


愈扮愈開心

丹麥鬼材導演Lars Von Trier,美國第三部曲《Washington》未上畫前,先回歸他的喜劇。一早知道導演有心玩野,電影的鏡頭全是由電影隨機抽選,jump shot,head room,全部唔理,主角說話中,鏡頭可以對著他心口。影片一開始,見到玻璃窗上反射,導演站在大 jeep上,一路獨白jeep一路 move up,認真玩野。

再講劇情,真老闆
創造虛擬老闆,自己一直扮下屬,丑角由虛擬老闆做,自己則融入員工,一面收風一面管理,一直相安無事。誰知冰島有大戶想收購,而且一定要面見老闆。唯有找演員朋友仗義扮老闆,誠如戲名,朋友愈扮愈開心,


FUCK

FUCK在片中出現二百多次,一個神奇的四字詞,瘋魔萬千地球人,如果大家在網上曾看過Fuck的gramma而捧腹大笑,這個紀錄片一定不可錯過。
另外,電影尾段以政府的嚴格審查,宏觀地大呼我要Freedom of Speech

超時空泡泡女

讚~best of 31st hkiff

31st HKIFF Day Five




以一代棋聖吳清源為題的傳記式電影,出乎意料地影片並沒有對中日戰爭下,夾在兩國中的吳清源的心理狀況作作深刻的描寫。棋局的比試也只是略略帶過,對於期望重現十番戰等著名棋局的圍棋(棋魂)粉絲可謂大失所望。影片太零碎的時間線也是失察,吳清源在中日兩個的地點跳躍太快,除非觀眾有相當的觀察力或對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否則也會大感迷茫。所以我並不認為田壯壯是第五代中率先進入殿堂的一個。很悶很悶的一部電影

50分

Wednesday, April 18, 2007

Monday, April 09, 2007

電影節放映場地排名榜

見到新聞組熱烈的討論,也來分享一點意見。

1.文化中心,電影節的主場館,氣氛最好,但行距窄,頂腳,座位一般,坐中排出入麻煩。Upper Stair觀看經驗只此一家。

2.科學館,獨愛坐左排,座位闊落,螢幕高度剛剛好。我的冷門電影最佳場地。可惜交通不便。

3.葵青劇場,近公司,行距闊,座位舒服。

4.UA時代,新式影院設計,座位音響俱佳。

5.大會堂,氣氛好;與文化中心一樣,座位設計麻麻,也愛坐左排。

6.藝術中心,交通嚴重不便,行距極窄,只去看過一次。

7.太空館,螢幕太細,放映電影效果不佳,與科學館同為冷門電影好場地。

8.UA郎豪坊,觀眾質數低劣;位於八樓,令趕場難上加難,已列為黑名單。

UA太古,會展,電影資料館未曾去過

Wednesday, April 04, 2007

31st HKIFF Day Four

三部全是政治片類的一日,和之後一日三部都是喜劇類相映成趣。


Day Night Day Night (炸彈女的日與夜)



選片純粹因為《立見天國》(30屆)的良好印象,對於一個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的著眼,《炸彈女》就省略她的背景,政治立場。不能了解她的過去,就從影片短促的剪接,視平的角度,緊貼的鏡頭和炸彈女一起渡過赴死前的日與夜。

即將赴死的人,洗澡,如廁,剪指甲都是活生生的壓迫感。一開場,以主角剪影,喃喃各種死亡原因,已經將影片蓋上冷酷氣氛。

評分:65


The Paper Will Be Blue (無主孤軍)



記錯時間施施然入場,連累侯活與他的同事齊齊遲到,要坐第二行。上了電影節連線,才知錯過了倒敘法的開頭,整晚睇得英文字幕來,睇不切畫面。電影尤如紀錄片般重現壽西斯古倒台的一晚,自說自歷史的一齣全夜戲,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冷門得也來甚具章法。

評分:80



Bobby (RFK遇刺的日子)



在現在美國如此政治氣候,愈是想念一個有智慧的鴿派領袖,歷史沒有假如,但假如羅拔甘迺迪當選總統,美國又會如何?但對於當時美國人,身處冷戰時代,先失去Dr. King,再目睹Bobby被刺,一場爛攤子的越戰,天知道之後還會有一個水門總統。

評分:85

Saturday, March 31, 2007

31st HKIFF Day Three

Black Gold (不公平咖啡)

Black Gold Movie

忘記了在下班繁忙時間往尖沙咀會嚴重堵車,連奔帶跑七點零五分到達科學館,看見門口人龍正在移動,就知道幸好趕得上開場。

好的紀錄片,題材的獨特性,本地紀錄片導演張虹曾說「一齣好的紀錄片一定要有立場,令觀眾看完後有所啟發,帶給觀眾更多思考、想像的空間。」在全球化的西方貿易霸權下,第三世界國家出產的貨品,富國以大量金錢自我補貼農產品,市場價格而被歐美國家強勢壓低。

以埃塞俄比亞咖啡為例,當地出產的咖啡豆在美國的零售價是每磅26美元,而紐約咖啡市場制定的價格平均是
每磅2美元,最後當地的咖啡農只能以每磅0.6美元出售給中間公司。其他第三世界的農產品如棉花,《不公平咖啡》從埃塞俄比亞咖啡農愈種愈窮的苦況,富裕國家的荒謬定價機制,表達世界貿易的不公平。

片後有樂施會的幹事蘇培健和曾於去年探訪非洲的彭浩翔的分享,現場觀眾熱烈地參與討論。原本片中交代不清的部分也因大家的參與而完整不少,對於整個公平貿易的概念和電影的背景也清晰了。

「公平貿易」是相對於現行國際貿易中不公平的運作式而言的概念,簡括而言,「公平貿易」是一種建基於對話、透明和尊重的貿貿易夥伴關係,目標是令國際貿易更符合公義;締造有利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同時保障生產者的權利,改善他們生計和發展機會。(From樂施會)

提倡公平貿易的咖啡商會以些微高於成本價的每磅1.26美元向農民買咖啡豆,其中的利潤會協助當地建設學校,食水特基本社區設施。

各位喜歡的星巴克咖啡(Starbucks)雖然聲稱自己售賣公平咖啡,等大家明知它貴得要命仍然幫襯,現實是他們的咖啡中只幾種是公平咖啡。

評分:80


Sunday, March 25, 2007

31st HKIFF Day Two

Premonition (我自求我道)



是日九時下班,要半小時從葵涌趕到朗豪坊,最後也遲了五分鐘,只能在A行頭岳岳。
看似平淡的故事,身兼主角的導演卻故意事省略下了細節。是甚麼令一個擁有幸福家庭,高尚律師職業的的Mr Benesteau毅然搬到貧民區,找上麻煩鄰居,出錢出力出地方幫助女孩Serbina?是同情還是另有所圖,連其他鄰居都開始私語這對臨時父女。Mr Benesteau和鄰居Isabelle是甚麼關係?一些是在隨著劇情明朗化,有的到最後也沒有解釋,也是這樣,影片才更具思考。

影片平淡的氣氛中卻處處表現男主角與身邊一切的違和感與無力感。我有三場戲是印象深刻,其中一場就是男主角原來約了前妻辦離婚手續,當他去到前妻家中,她卻在與朋友聊天,Mr Benesteau被迫坐在三人中間,聽著他們天花亂墮地談論馬蒂斯的畫。男主角當時抽離的表情,和與其他人的對立感,令我逐漸掌握影片內容。《我自行我道》是比《美麗有罪》更現實的中年男人悲歌。

另兩場是男主角獨自在繁忙的巴黎街道上踏單車,以及在躺在草地休息的畫面甚麼比《我愛巴黎》中第十四區的女遊客故事同樣地浪漫。

電影名Premonition另外可解作預感;如果要解釋男主角出世離塵的行為,可能出於他已經預期自己將來。

http://www.bacfilms.com/presse/pressentiment/

評分:70

Thursday, March 08, 2007

買飛了

21/3 Norman McLaren - The Retrospective (諾曼.麥拿倫回顧)
21/3 Don (奪面煞星寶萊塢)
24/3 Premonition (我自求我道)
28/3 Black Gold(不公平咖啡)
29/3 Day Night Day Night(炸彈女的日與夜)
29/3 Bobby(RFK遇刺的那天)
3/4 吳清源
5/4
Boss of it All (愈扮愈開心)
5/4 FU*K
5/4
超時空泡泡女

四月五日清明節,來個香港九龍新界大三角,先去大會堂,再去葵青劇場,最後文化中心。

Sunday, February 25, 2007

31st HKIFF 粗略心水

來了來了
http://www.hkiff.org.hk/chi/programme/content.php

未理會時間分配,有沒有假期前,初步心水有

超時空泡泡女
吳清源
Bobby(RFK遇刺的那天),trailer
London to Brigton(亡命英倫),trailer
Boss of it All (愈扮愈開心),trailer
Bamako (審判IMF),trailer
Day Night Day Night(炸彈女的日與夜)
Death of Mr.Lazarescu(無醫可靠),trailer
Yacoubian Building(雅各大廈沉淪記),trailer
Premonition(我自求我道)
Zidane,A 21st Century Portrait(施丹360),trailer
After the Wedding(婚宴背後),trailer
Norman McLaren-The Restrospective(諾曼.麥拿倫回顧)
Percert's Guide to Cinema(變態者電影指南),clip1,clip2
This Film Is Not Yet Rated(本片尚未分級),trailer
Andy Warhol:A Documentary Film(愛恨華荷)
Freedom's Fury(自由的怒吼),trailer
FU*K,trailer
Us vs. John Lennon(美國 vs 約翰連儂),trailer

有了youtube,可以先上看一看trailor,大大增加選片的參考度,不用依賴書仔那天花龍鳳卻與內容不符的簡介。我相信最後真正買票的只有三分一......


Sunday, February 18, 2007

初一念念碎

大年初一,祝大家在豬年,豬籠入水,豬事大吉。


正名x西鐵

情人節為樹仁正名大學的典禮之日,剛巧碰上西鐵著火,以為風頭被搶,但新聞系師弟梁肇堅一輯現場火警相
片,被各大傳媒爭相引用,出盡風頭


董生說過「留下更需要勇氣」,在現場有說不盡的變數及危機,隨時可能發生爆炸,隧道塌下。仍然選擇留下現場,拍攝出一輯精彩震撼的相片,一輯寶貴的紀錄,少一點勇氣也不行。新聞說事發後,有三個人留下,一個是車長,一個是警察,一個就是梁同學,校長和校監也很應該欣慰吧。

小馬哥下馬
民進黨的手段,著書立說也可堪為政治學的教材。國務機要費案如此險惡也推不動陳水
扁,民進黨來個同歸於盡,反而馬英九因為市長特別費而辭去國民黨黨主席。對台灣人來說,大家都知道小馬哥是政策漏洞下的受害者。民眾的更支持和同情,對馬英九以個人名義參選總統有利。反觀國民黨,連失去馬英九也失去下,前途一片暗淡。

fotop to flickr
粗心大意地以為沒有$99續期的優惠,在flickr 購買了pro account,算是神推鬼擁,一了百了。今年都會大大地用盡flickr 吧,My Flickr

柏林影展
31屆香港電影節未到,但一貫都可以從柏林影展中,預計有那些有趣的影片會出現。今屆
柏林影展中國電影大出風頭,《圖雅的婚事》奪得最佳電影金熊獎,《落葉歸根》獲獨立精神獎,還有觀摩電影《蘋果》《刺青》。
其中有幾套都值得期待,講黎巴嫩以軍的《Beaufort》,《Obsluhoval jsem anglickeho kralé》(譯:我的主人是英國之王)以酒店服務生回顧歐洲二十年的歷史,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傳記電影《Goodbye Bafana》,柏林影展開幕電影《La Mome》(譯:玫瑰人生)。


孃王2
日本深宵日劇孃王2公佈劇組名單,有蒼井優之餘,有翻版stephy吉澤明步,還有松島楓,是啊,是松島楓!!!


Rome Season 2
長長的兩年,HBO巨片《羅馬》兩年後終於開播第二季,上一季finale凱撒被刺殺,今季的重點當然是美少年屋大維(將來的凱撒奧古斯都)如何
成長強大成皇者。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weekend記

週四,多謝思樺送上港樂側田第一場演唱會票,即使明知第二天要早班都要去看。



側田慢歌加管弦樂,可惜佢上半部都仲未進入狀態,佢係encore前才笑認剛剛先開聲,仲話可不可以重頭來過。
在Intermission時,還和band jam了Bossa Nova版的《Erica》 及《走音》,想不到觀眾反應仲好,齊齊打拍子。
當晚最興奮就是2nd part,一開場的管弦樂奏黑武士主題曲,側田拿住激光劍唱《Volar》,全場當然大叫狂呼。
聽港樂通常都會留心重唱歌曲,因為一定有新鮮感,結果側田番唱左阿lam的《千億個夜晚》,Whitney Houston的《Greatest Love of All》,另外仲有Norah Jones既《Don't Know Why》,同Demian Rice 《The Blower's Daughter》兩句鐘過得好快。
另外側田搞氣氛麻麻地,反而觀眾忽然大叫兩野仲好笑,仲中肉。

週五,競逐特首論壇,成個部門都氣氛緊張,體週要趕在3時點拍,趕完1700 cast又要試廠同旺角聲畫同步。一試之下,旺角既signal竟然變成黑白,但同事們盡力重置也失敗。
我見全世界都忙得不可開交,我也沒理由準時收工,於是我繼續留下,幫手快剪tea bump。
幸好最後signal都變回彩色,就到20:00直播時間,袋巾梁還未出現,導演唯有要present用十八區故仔頂。
等到袋巾梁出現,set 完咪已經2010,結果正常出街。
想睇到完場的我,2100已經被Ronnica申令我離開,明日要上早班...

週六,是日馬路地的生日,本來已經很有Holiday mood,誰知導演十點才姍姍出現,得我和車仔做cast,做到七手八腳。
導演回來,又要cap時週片。放工後就直飛出CWB買禮物給馬路地。然後和民再直落CEO Neway。
預早收到馬路地和jOHNNY的攬枕同既蛙的pinhole camera,我相機的數目都成功達到九部。唱到0400,整個人虛脫掉。

Monday, February 05, 2007

02.05. 買書



《蛤蟆的油》,黑澤明回憶錄
《毛澤東 鮮為人知的故事》,被時代週刊評為最好的毛澤東傳記
《原是物語》,中環嬉皮紳士孔少林又來

還看看最近被新聞總局禁制的書,竟然發現尚書房炒賣禁書,可恥
《新聞界》原價$28,標價$42,
《伶人往事》原價$38,標價$57,足足貴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