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9, 2009

2009念念碎

2009對之小弟是饒有意義的一年,似黃仲鳴老師所說,這一年,又有「叮」一聲,突然開竅的感覺。多謝曾特首的「代表論」,得以重新認識六四事件,在尋找當年資料的時候,對自己的政治小光譜有了新的取向。第一次參加六四燭光晚會,就一齊點燃十五萬人的薪火。第一次參加七一遊行。首次完整地寫畢電影節的影評。東亞運現場見證港足創造傳奇一刻,完成第一次編導的大事回顧(其實靠是大家完成的)

但最令自己驕傲的是,完成了三日的outward bound,愛上了山藝和獨木舟。繼而履行了和同伴的約定,學會了游泳;又開始練習長跑起來。原來相信可以,就可以。

開始真正認識自己,原來李小龍所謂真實地表現自己,是這一回事。(很玄,但其實我都不能解釋得很清楚,但好像就是這回事。)完全習慣一個人看電影,成星期二的早場常客。繼續一個人往藝術館鑽,一個人去拍照。喜歡做就做,享受自由的感覺。

這一年仍然有很多事力有不逮,港台面試失敗,日本之行功敗垂成,喜歡的女孩依舊不喜歡我,never mind,偷用year ender的結束語,來年還有上海世博廣州亞運南非世界杯,究竟可不可以再彈起呢,Tomorrow is a brand new day,Happy 2010

Monday, December 28, 2009

劉曉波生日安康

看到明報引用曼德拉在南非種族隔離博物館的一句話,

可以用來送給在囹圄中度生日的劉曉波及偉大的中共政權。

"To be free is not merely to cast off one's chain,but to live in way that respects and enhances the freedom of others."

Monday, December 21, 2009

轉載:周日話題﹕這一夜,看見未來

【明報專訊】這一夜,我在大球場看到香港的未來。

就在黃展鴻射入最後一球十二碼的一剎那,

早已「拍爛」的手掌無法再停下,眼角也快要掉下淚珠,

想不到在這令香港球迷失望無數次的大球場,2009年「雙十二」的晚上,

竟然看到香港足球代表隊勇奪東亞運足球金牌,

同時也看到了香港的未來。

打從懂事以來,從混凝土牆隔大鐵閘買雞髀的歲月,到外國專家把草地弄至「溶溶爛爛」的日子,就進過大球場不少次。可是這星期兩進大球場,觀看港隊先後以十二碼擊敗朝鮮和日本,目下所見的球隊整體表現,相比八十年代的「五一九」英雄,或是後來銀禧出品的精英,也毫不遜色。當然這班以89、90年出世為主的球員,名氣沒前輩般響亮,技術未必那麼出眾(其實也不盡然),但是他們的戰術運用、身體質素和整體配合,從緊守崗位壓迫對手、中後防失球後互相補位、中場搶奪後善用球場空間反擊、前鋒得球後保護皮球適時進攻等,還有團隊士氣之高昂,絕對是近二十年港隊的最佳表現。這可不是跟紅頂白,讓人家拿了金牌才來贈興,星期四看過大戰朝鮮一役已作如是觀。

當年睇波無處話淒涼

往昔大球場中常見個別香港球員的單騎冒進、支援乏人、體力不繼,兩天晚上合計240分鐘的比賽絕少出現。更教人感動的是漫山紅旗揮舞的主場優勢,響之不絕的「We are Hong Kong」叫聲,還有不斷向對手喝倒采的噓聲,直把大球場變身「地獄球場」,讓作客球隊為之膽怯。回想從前香港隊迎戰外隊,表現稍有失誤,球迷頓時「丟來丟去」,「炒花拆蟹」之聲瞬即盪迴山谷之中,要不就是鴉雀無聲,讓作客球隊(通常是日韓之類)以區區一千幾百支持者佔盡聲威,港隊想取得主場優勢直是天方夜譚。還記得大球場重建那幾年,港隊移師旺角場迎戰日本隊,偕弟進場打氣。那時主隊擁躉零落散佈球場角落,沒有旗幟,沒有鼓聲,兩兄弟呆呆地在龍門後面舉起兩張寫上HK的畫紙,然後孤零地嚷「香港加油」,誰知場中球員就是連一眼也沒有瞟過來,反而是幾個日本小孩向這邊說了兩句英文粗口,寒風之下真是有種「無處話淒涼」的感覺呢。

如今看到場內健兒個個信心十足,敢於表現自我,還鼓動觀眾起哄;場外則落力配合,時刻鼓勵備至,即便主隊偶有犯錯,依然掌聲不絕,球員自然「打高兩班」。也就是在星期四晚上的比賽,看到如斯光景,忽爾看到香港的未來,那就是新一代香港人的精神,80後、90後的新人類展現出來的信心、堅韌、和拚搏。不要忘記這班小伙子,出生於「不想回憶、未敢忘記」的1989年間,1997前後入讀小學,升上中學又是2003年SARS肆虐之際,香港近二十年的起跌,正好交纏他們的青歲月,那份永不言敗的鬥心,恐怕就是老掉了牙的「獅子山下」精神也得靠邊站。我們這一輩70後的三字頭,看到青春正在熱烈燃燒,也就不必老是迷信所謂「新不如舊」的臆語,不必老是沉醉昔日傲視四野的光彩,反而認真望望後輩如何青出於藍,有機會的就多加扶助就好了。

至於常常自命「精英」的一群,總愛批評年輕人,常說他們如何不濟,處事鹵莽,態度馬虎,欠缺目標云云,然後就回想前塵,自詡乃是何等上乘佳釀,擁有「火紅年代」的vintage,眼光如何遠大,英語如何了得。其實那只是從前社會資源貧乏,極少數人有幸接受教育,從而一步登天,長期依附建制「屈機」(慘被「屈機」的不只是年輕人,還有跟他們同輩、同樣有才卻不幸無財以致連基本教育也無法享用的一群),不斷製造話語來鞏固自己的權力勢位。殊不知來到後工業、後資訊的年代,這班人是多麼的out,是多麼的irrelevant。

多得互聯網

來到Web 2.0年代(其實以實時交流、個人化和contextual meaning為主導的Web 3.0年代早已悄然展開),任何人得以access一個公開的平台,在較為公平對等的遊戲規則中參與創造價值的過程,那怕是初生之犢,只要是有才華,總有發光發熱的機會。就如這班香港的足球員,即使缺乏政府的實質支持,幸得有心的營運者提供平台,熱心的教練前輩提點指導,就能伺機大放異彩。再仔細看看球場內外球員、球迷的表現,便知這也是新時代、新科技互動產生的成果。今天媒體以及互聯網的無遠弗屆,擴闊了新世代的視野,讓他們安坐家中或是手執smartphone,便可即時串連全世界。全天候歐洲足球的播送,除了讓賭徒增添了下注機會外,其實也使年輕球員得以觀摩頂尖球員的踢法和球隊的戰術運用,比賽意識就在不知不覺間增強。星期四晚對朝鮮的球賽,有一刻港隊在中後場「失波」,中場四名球員瞬即向後壓迫,連同四名後衛的防線,頓時形成一個八人夾擊的圍陣,把對手的攻路悉數堵塞。那一幕沒有帶來任何入球,但是港隊展示出來的足球意識卻教人眼前一亮,那可是英超如伯明翰城、韋斯咸、史篤城等技術稍遜球隊的看家本領,以壓迫性踢法把Big 4拉下馬的要訣。如斯戰術運用,韓國教練固然功不可沒,然而多年來大家面對徹夜直播賽事,盡得歐洲豪強的耳濡目染,年輕球員自是獲益良多,甚至連Winning Eleven、FIFA等電腦遊戲,或多或少也加強他們對球賽的立體認識。至於年輕球迷仿傚人家熱情捍衛主隊,球員彼此互動互助(最愛守門員葉鴻輝在門柱間的怒吼,以及歐陽耀失射首記十二碼後陳肇麒立時衝前安慰這兩個片段),更是以前球員球迷不懂表達的情緒。身處全球一體化的年代,尤其追求「秒殺」對手的速度和快感,上一代恐怕只能瞠乎其後,既然已追不上潮流,何不早日交棒下一代,讓他們在不同領域「創造傳奇一刻」。

近來遙距observe一班剛離大學校園不久的小伙子,彼此商量的不是什麼大計,就是利用新科技,稍為彌補現行市場上的inefficiency,從而創造一點點價值便是了。坐在咖啡室,幾個年輕人七嘴八舌,規劃可能略嫌無章,但是勝在有想法,提出的問題往往一矢中的。最重要的是他們懂得打破前人訂下的規矩,自行創造新的法則。敢於走出這一步,未必輕易言勝,卻至少贏得落場機會,與眾多established players走一轉,搏一鋪,無論成敗也算不枉青春。如今港隊締造奇蹟,完成Mission Impossible,誰知這班年輕人不能完成Mission Impossible II呢?今天大家常用的網絡三寶,Google、YouTube、Facebook,莫不是年輕人「閂埋房門、匿埋一邊」砌出來的玩意,再配合有心人的支持繼而成就的傳奇,有誰又敢說歷史不能重演呢?

On a lesser note,上星期天看了《亞洲星光大道》三小時的直播,同樣令人耳目一新,看到的是一班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憑藉舊媒體受眾廣泛的特點,再借助新科技leverage評判前輩給予的機會為自己打響名堂。當然這是舊媒體主辦的選秀騷,加上刻意雕琢的戲劇成分,對待賽果不必太過認真。可這比賽總算是一個相對accessible的平台,讓我們再一次見證新時代網絡威力。先說多年來台灣以及內地的一眾歌唱比賽,沒有在本地免費電視台正式播映,然而當中的參賽者卻依然廣為本地網民所認識,楊宗緯的受歡迎程度更是非同凡響。然後是《亞星》的冠亞軍——羅力威、亢帥克,獲獎後的一星期雄踞Yahoo!人氣榜前列位置。一個弱台節目,收視率一直徘徊6至7點之間(準決賽更是在對台例牌宮闈悶劇大結局對撼下錄得慘烈的2點收視),為何參賽者竟可人氣爆燈?那不就是網絡的偉大嗎?我們早已活在廿一世紀,還再管那老掉牙的媒體計算方法幹嗎?麻省理工教授Nicholas Negroponte在其經典著作Being Digital(1995)中早已說過「Our great-grandchildren… will not understand the synchronous experiencing of television signals in the privacy of our home 」,傳統電視的實時觀賞模式已是不合時宜,取代的是asynchronous的隨時隨地瀏覽模式。

現實不重要

羅、亢二人得獎以後,大家喝彩之餘,卻見有人擔憂二人出自弱台,難以在娛樂圈立足云云。當然星運仕途這事兒,總有許多變數,知音伯樂也未必遇到,二君日後成就難下斷言。然而羅力威在Facebook上已累積超過30,000 fans,一張大碟也未發行,一首歌也未曾在電台plug過,出席現場表演時卻有眾多fans熱情舉牌和唱;羅君之前的新歌發布會也沒有媒體coverage,就直接放上YouTube熱播,那就知道傳統模式是何等不重要(可能是《現實不重要》,虛擬才重要吧!不知此語何解,Google一下歌名吧)。利用互聯網這人人平等的平台,所有人都變成內容供應者和消費者,intermediary的中介篩選角色逐漸減退,互動串連的力量正可把舊時代老規矩衝破。互聯網力量當然不限於體育、娛樂的範疇,在社會議題上,80後、90後近來不斷的推陳出新,衝擊守舊脫節的建制,從天星到皇后,從菜園村到禮賓府,接連運用互聯網的特性,群策群力毋須動員組織,只要common interest,十來廿人也可創造議題、影響現,掌權的可能依然視若無睹,然而星火正慢慢燎原。

中港融合新希望

從《亞星》回到東亞運,另一個亮點(不好意思,遣詞用字忽然有點內地的味道)就是看到中港融合的新希望。早前跑回大學修讀通識課程時,其中一個課題就是Hong Kong-China integration,可是說了大半天一眾同學還是鬱悶得許,說不出半點頭緒。反而是《亞星》七強,亞軍亢帥克和殿軍陳蕾(其實還有不少參賽者)俱是來自廣州,香港觀眾沒有介意他們來自哪兒,依然落力打氣。他們也善於表演自我,時代氣息絕對不遜本地對手,從容間贏得大眾的掌聲。東亞運足球的金牌選手,巢鵬飛、徐德帥二人來自大連實德,年前在內地無法取得正選席位,同樣毅然南下搵食。更顯著的例子當數來自廣東梅州的李海強,那年在大球場「笠死」利物浦守門員卡臣依然叫人津津樂道。新移民的頑強生命力、有別主流的思維,向來都是任何社會產生創意的重要養分,中外皆然,香港自不例外。不得不提的是香港隊教練金判坤,也是典型香港匯聚四海精英的範例。近年少看本地聯賽,以為金教練是又一典型的外聘主帥,原來是孤陋寡聞。翻查YouTube片段,得知金教練早於2000年以外援身分來港,蓋因之前在韓國無法落班,後來聽從教練班導師郭家明的勸告,來港加盟快譯通,再當上澎馬流浪教練兼球員,那時連同妻兒移居本港,以此為家。有如斯前塵,難怪金教練崔護重來領軍南華、港隊,帶兵猶如率領子弟,要球員以我城的榮耀放於首位,替香港立下不朽功勳。放眼四海,兼收並蓄,從移民中吸納新血,向來就是全球偉大城市以至香港成功的不二法門。回歸十載有餘,如能放下門戶之見,兼採各地精華,香港的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

回家途中,拖疲憊但卻興奮的身軀,坐在火車車廂內,得知單車公路賽香港勇冠三軍包攬金、銀、銅牌,就是沒有黃金寶的份兒,反而感到欣慰,心想「阿寶」真的貫徹了扶持後輩的精神,讓香港單車運動得以薪火相傳。翌日新聞,「阿寶」表示正是以自己作餌,引開主要對手,好讓隊友奪魁,恰好引證了以舊帶新的重要。忽然想起Steve Jobs在2005年於史丹福大學畢業禮的經典致辭,不嫌其煩再作引用﹕「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我們這群「四捨五入,就到四十」的過氣後生仔,還寄望戀棧權位的那群人主動交棒傳承,看來是緣木求魚(近日更見「彈性退休」之提議,在目前勞動市場未見供應嚴重短缺的情下,那可真是叫人「O晒嘴」的構思)。與其仰人鼻息,我們這一代不如努力地在不同範疇廣築平台,匯聚各方各世代的力量,打破既有的樊籬,建成一個又一個的大球場,讓新一代早日出頭,締結更多「傳奇一刻」。

這一夜,想向香港東亞運足球隊全體職球員教練,講一句「多謝晒」,多謝你們讓我重拾對這城市的信心,讓我看到久違了的未來!

文 奇連是肥

編輯 陳嘉文

Tuesday, December 01, 2009

練跑6周目

10K目標:50分鐘

接近七癢,人就會嘗試說服自己熱情減退,自動懶散,這星期的確少跑一日。當歌曲不能鼓舞再向前跑,只有咬緊牙根用意志去捱過去,還是一句「痛是難免的,苦卻是甘願的」(Pain is ine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今日是11月30日,清涼北風,一口氣跑了4段12分鐘,每一段完成後都暗自稱讚自己,原來有用。第3,4段,腳已經不聽支喚了,只靠意志支撐,慢慢又可以跑回正常。今日很滿意。


PS.用google map了解圍著家的路,原來總長3.3km,即是今日我已經跑過了8.6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