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0, 2007

中大學生報之二

風波繼續擴大,有人把《聖經》,《可蘭經》,一系列文學經典童話寓言也舉上淫審處,好不熱鬧。明顯是有對著幹的心態,但這不剛好突顯淫審處評審機制的荒謬嗎。情色版的討論變成保守派和自由主義者的兩極化對壘,非黑即白的爭辯,活脫脫是千禧年代的「文化戰爭」(Culture War)。在公司閱過星期天明報,也見到Kursk兄也轉載了其中一篇相當好的文篇。雖然有點跟風成份,也無論如何想分享出來。

轉載 文化戰爭與道德聖戰

作者:安徒
明報星期日生活20/5/2007

 《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的風波,發展至最近有人集體向影視處投訴,認為《聖經》亦應被評審為不雅刊物。爭論的激烈,遠超一般人當初想像之外,亦象徵性地說明了,一場不宣而戰的香港本地「文化戰爭」(Culture War),已踏入一個重要的關鍵時刻。文:安徒

文化戰爭」這個詞,原本來自卑斯麥時期德意志帝國與天主教教廷的對抗,後來意大利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亦認為無產階級如要取得勝利,關鍵在乎打破原來統治階層的文化霸權,更要在傳媒、教育、群眾組織上,贏取一場文化戰爭

九十年代,美國學者James D. Hunter 以「文化戰爭」為名著述一本書,分析美國在新保守主義急速冒升的時代,文化政治上不同力量之間,重新結盟整合和相互對抗的情况。他將這場對抗名為「正統派」和「進步主義者」之爭,也有人把這場對抗,形容為「世俗進步主義」和「傳統主義」之間的對抗。對立雙方分別在墮胎、槍械管制、同性戀、刊物及影視品審查、毒品、性教育、死刑、獨用英語教學、及一系列種族、移民權利問題上拉開戰幔。

東施效顰打一場子虛烏有的戰爭

美國是一個以基督教為主流信仰體系的國家,有着它本身錯綜複雜的宗教歷史,自己獨特的傳媒生態、知識傳統和校園政治。文化戰爭的出現,反映着美國社會的獨特問題。香港也有着本身獨特的文化處境和思想淵源,本來就沒有一種合適的土壤和必要,發動一場模擬美國「宗教和世俗」對抗的文化戰爭。然而,因為香港某些人和美國教會的利益和信念上的連繫,這幾年來,竟也有人想東施效顰,以對抗邪惡的「聖戰」心態,在本地也發動這一場子虛烏有的模擬戰事。在這些試圖自美國橫向移植他們的「宗教Vs 世俗」對抗圖式中,他們以「世俗」為敵,杜撰一個名為「世俗化霸權」的東西,並把自己幻想為受逼害的「宗教人士」,被世俗世界逼迫他們放棄他們的「宗教生活」。

他們為了構作一幅聖戰圖像,自然要以樹敵的修辭策略,為自己打造一個敵人,這些幻想出來的敵人,名為「極端自由主義者」。他們的罪名是在公共領域「去基督教化」、鼓吹墮胎和把同性戀變成人權,他們甚至設想,當今世界的孩子們是被「極端自由主義者」們逼着灌輸了「同性戀意識形態」。所以,他們要起來反抗,抵抗世俗主義者的侵襲。

不過,這種美國右翼福音派基督徒的香港代理人,為了證明香港社會也存在這種所謂「世俗化霸權」,以向本地輸入道德聖戰的實踐,卻為他們的環球戰略,作了本色化(本地化)的改造。按照他們的理論,大眾傳媒原都是令社會道德沉淪的罪魁禍首,但他們並不像美國那邊,滿足於在自己的教會刊物,教會禮拜的宣道場合,宣揚他們的反世俗,反大眾傳媒的論調。他們反而積極利用大眾傳媒,配合傳媒的譁眾取寵操作,不斷製造社會道德議題,不斷喧染道德恐慌。過去一兩年來,除了例如反對立法保護同性戀不受歧視的主戰場外,這股道德聖戰衛士超強的製造議題的能力,早已鑽了不少空子,使社會大眾疲於奔命。

正如一些學者曾經計算,過去一兩年間,香港發生與性問題有關的道德爭議,可說無月無之。問題並不是什麼社會風氣突然急速變壞,而是香港的既有社會體制,在這段短時間內,被這些熱中於挑起「文化戰爭」的衛道之士騎劫。最明顯的莫過於《秋天的童話》這種聲譽本已甚高的陳年電影,都會被「翻炒」指控,頭頂破壞青少年道德心智的罪名。

如果說,包括電影導演、報紙編輯、大學生們在內的「極端自由主義者」,在他們眼中都是在衝擊和瓦解着社會的道德底線,那他們持續不斷、譁眾取寵式的誘發香港的道德歇斯底里反應,也可以被視為不斷在測試香港公民社會、公民文化和基本權利的底線。香港人曾引以自豪的公民文化,又是否經得起考驗呢?

正如任何宗教都不應被還原為一些所謂基本教義的簡單原則,而要對應具體歷史的脈絡,宗教方不會成為獨斷偏執的禍源,一個成熟的現代公民社會,也不能避免社會道德爭議,因為公民社會正是為反對陳腐的道德和宗教獨斷而建立。公民社會之為公民社會,正在於它具備包容差異、促進溝通、不斷反思的機制,在爭議中為社會謀取共識,而不是以隨意的公權力、單一的長官意志、獨斷的教條和民粹式的多數壓力,強行為社會訂定道德準則。

傳媒和大學本來就是現代公民社會中公共領域的兩大支柱,讓反思、溝通和探索可以以持續、合理的方式進行。但是,正如德國大哲哈巴馬斯(Habermas)所指,理想的公共領域已隨商品化邏輯的侵進而陷入衰退、扭曲的危機。

民粹式的傳媒運作,公關(PR)化的政治、品牌機器式的治理大學理念,正是上述這種公共領域衰微的表徵。而《中大學生報》事件所揭示的,正是近年香港遭不斷削弱的公民社會和公共領域危機的一場小爆發。

無意中挑動中大數代「集體回憶」

不斷追逐聳動新聞的大眾傳媒,只顧建立公關形象而忘卻教育本義、大學應有角色的大學當局,做就了《中大學生報》事件中衛道聖戰者騎劫了傳媒,而傳媒又騎劫了大學的一場鬧劇。

不過,道德聖戰者以為可以以幾個中大小子作為聖戰祭禮中的犧牲羔羊,卻沒料到中大當局的過度反應,卻做就機會使被宰殺的一方作出強力反彈。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真正了解香港的思想傳統,香港的文化地貌,他們更不了解中大。

在美國,文化戰爭往往以校園為主戰場,各派在大學為了課程、收生、聘任等問題,持久爭戰,反覆辯論。香港的大學校園,卻沒有這種讓多元文化相互角力的學院環境和傳統。然而大學(特別是中大)卻積累了香港最強的進步主義傳統,最持久的反叛精神,學生報更是最具開放、前衛、實驗精神的象徵。

道德聖戰者意圖走進校園高舉道德大纛,卻無意中挑動了跨越數代整個中大社群的「集體回憶」,觸動了中大人承繼中國五四運動,思想無禁區的精神,反封建、反禮教約束的警覺系統,對個性自由、表達自由的價值執著。連日來,新新舊舊的中大人,相互奔走,連繫聯署,以致爭相辯論,都是爭取修復被原教旨獨斷思維所踐踏破壞的前衛探索、理性反思的傳統,捍衛大學繼續作為公共領域,使理性辯論與反思,可以無畏無懼地進行的空間。

中大人的這種「集體回憶」,正好就是香港過去數代年輕人,反對冷戰年代黨國操控的制式教育,抵制殖民地的愚民教育,所積累而來的自由主義精神財富。從保護這份現代中國青年,珍貴的自由主義精神遺產的角度看,中大人是受得起考驗的。

對於公共領域的「沉淪」,香港版本的道德聖戰者的反應,其實是徹頭徹尾的犬儒主義(cynical):他們對之一方面進行空洞的批判,一方面卻又利用這種傳媒的民粹主義式操作,以千倍放大鏡去揭示大學生的道德醜聞。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傳媒引導的輿論,可以在數日之內,翻雲覆雨。這些聖戰者們不明白,譁眾取寵的傳媒運作,所依循的是民粹主義邏輯,它是一把雙面利刃:它的核心原則是「反精英主義」。所以,它可以無限放大性醜聞,以詆譭「精英」大學生的形像,也可以急速放大大學當局的笨拙反應,以令庶民享受揶揄更大的大學精英體制所帶來的快感。箇中雖然弔詭,但並無什麼精神分裂,可笑的只是有人「搬起了石頭打自己的腳」。

在中國數百年綱常禮教、黨國道德禁制的歷史,和在道德偽善充斥的現實陰影下,香港的可貴,正在於這裏那怕是半吊子的自由主義俗世活命空間。這是地上的公義,也是精神的救贖。香港人的社會道德前提和底線,正建基在如何維護這個空間,而非如何建立一個克己復禮的清教烏托邦。

任何教育工作者都應知道,道德能力的培養,在乎聆聽與關懷,不在乎行使權力的淫威。香港的基督信仰者,有身體力行,致力普世價值的實現,有玆玆不倦,致力傳揚福音。香港人希望聽見的是仁愛、寬恕和正義的福音,卻非那種喋喋不休,焦灼、虛怯卻又無能的道德聖戰的喊叫。救救孩子!哈利路亞!

Monday, May 14, 2007

中大學生報

近來忙到要命,但對於情色報事件,怎樣也要留個言聯署支持。大學生就應該甚麼都敢講敢提,暗藏的販賣的pornography便利,又炮轟非牟利的學生刊物,他媽的道理。君不見最出力掉石頭的傳媒是蘋果,太陽嗎?如果學生報編委真的被傳媒放入黑名單,那些笨蛋就唔識貨,因為他們做了你們已經不敢做的。自認國際性的城市,為何看不見波士頓大學的情色刊物《Boink》, 耶魯大學的《SWAY》,哈佛大學的《Hbomb》。或許因為你們連甚麼是不雅,甚麼是情色,甚麼是小眾議題也搞不清。

雙重標準的傳媒,偏「色」的道德團體,自我閹割的中大,高貴的香港市民。

轉載自獨立媒體

衝破禁忌 重建道德
要求影視處判決中大學生報無罪聯署聲明

從前有一個人沉船遇難,漂流到獨眼國。該國居民看見這人生有雙目,為之訝然,將他關在籠裡觀賞。幾經寒暑,他開始懷疑自己有兩隻眼睛是否不正常,於是伸指刺瞎其中一隻,甚至找尋其他擁有兩隻眼的人來刺瞎其中一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有兩隻眼睛是否禁忌?自毁一目是否道德?都不是。獨眼國故事主角不是甚麼聖人君子,他在道德上是軟弱的......不道德之處,在於他放棄思考,盲目視禁忌為合理,以偽作真,非愚即誣。

不道德的審查

追求真相,不滿足於虛偽苟安,這是大學應有的理念,也是《中大學生報》堅持的道德原則。在社會版揭破高地位政策謀殺文化剝削基層,在校園版直指校方「國際化」政策短視近利,皆出於這個道德原則,在情色版質問禁忌的合理基礎何在,亦屬同理。如今,影視及娛樂事務處卻準備將這份對真相的道德堅持定性為「不雅」或「淫褻」,以港幣四十萬元罰款和一年監禁,刺瞎廣大市民的眼睛。回顧以往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處裁定之二級不雅物品,例子是刊登劉嘉玲裸照的《東週刊》,試問只是嘗試將不同性議題引入社會討論,究竟有多不雅或淫褻以致需要被裁定為不雅物品並罰款監禁?

香港的公共審查機構不辨黑白,早有前科。英國女雕塑家伊莉沙伯.弗林克的「新人」銅像即於十二年前被裁定為不雅,不得公開展覽。這種荒謬審查近年有越演越烈之勢,而且極具政冶指向,香港電台長壽節目《鏗鏘集》的一輯「同志‧戀人」,就在今年遭受警告,理由是節目未同場展現反對同性戀的觀點,所以「不持平」。但在另一邊廂,收到逾百宗投訴的《心繫家國》愛國宣傳片卻從未被當局警告過要加入支聯會觀點以免「不持平」。箇中的雙重標準,在在顯示公共審查機構沒有扮演道德代言人的資格,然而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處在不具公信力的情況下閉門會議,卻又擁有判決物品是否不雅的權力,輕率地以他們訂下的禁忌為社會道德標準,這才是篾視道德。

更甚者,審裁尚未開展,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員協會主席葉興國竟已在報上公開就事件表達意見,形容該報的有關言論過火及很大機會被評為二級不雅物品,如此先判後証,違反司法公正,請各界儘速徹查。

不道德的禁忌

堅守禁忌不是道德,恰好相反,禁忌往往是不道德的根源。

宣揚異教被火刑燒死,婚前性行為被拉去浸豬籠,犯了禁忌意味著可以用肆無忌憚的殘酷手段對待。換言之,維持禁忌就是踐踏道德的免死金牌。性工作者被嫖客搶劫,又遭警方集體露天拘留不准穿衣,諸如此類的例子正正基於「你們只是下賤妓女」的心態。

本報雖觸及禁忌,然而其目的在於讓性論述更加多元化,讓性小眾的聲音不至於不問情由地被湮沒和妖魔化,況且,情色版問的問題雖然敏感,然而發問並不代表鼓吹,只是像口述史般敘述性事,藉著追問禁忌來達到了解和交流,如欲捍衛道德,呼召公眾反思禁忌實屬必要。《中大學生報》化不可說之事為可說,正是為了勸阻世人藉禁忌之名為所欲為。

《中大學生報》被傳媒渲染為「淫穢」之後,輿論群情洶湧,不擇手段將之妖魔化,甚至作出種種惡毒的侵犯。整整一百份學生報被拆封然後棄置溝渠浸泡霉爛,足足三百份澄清聲明遭神秘人埋葬於廢紙回收箱,女編輯受到冒稱大學教授之徒電話性騷擾。情況就如之前榆林書店丟棄同志組織的《她們的女情印記》小冊子,廣播事務管理局打壓《鏗鏘集》,凡此種種,盡屬敗德甚至違法(包括性騷擾與刑事毁壞)之舉,亦反映了人們對性禁忌的白色恐怖。

不道德的傳媒

既要呼召公眾反思日常禁忌,《中大學生報》的性/別論述自然不同流俗,譬如會關注性別和權力問題,就提及性題材的戲劇寫劇評及評述女權運動等,傳媒卻紛紛將情色版比附為諂媚流俗、譁眾取寵的「風月版」,無異是對學生報情色版之徹底誤解。及後,學生報發表聲明回應傳媒的無理指控,意欲就如何表述性跟傳媒加以討論,可是指罵學生報未能嚴肅討論性題材的傳媒,卻沒有參與和延續討論以求追尋真相,可謂文責不負。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乃十誡之一,追尋真相本來就是不分文化、種族、宗教的共同道德,為追尋真相而追問禁忌更是文明累積的基石,大學的存在是此中鐵證:不追問封建體制就沒有資本主義,也就沒有今天的商學院;不追問教廷權威就沒有科學發展,也就沒有今天的理學院;不追問種種文化典範社會規範就沒有人文學科,也就沒有今天的文學院和社會科學院。

《中大學生報》被判有罪的後遺症

1.全港大專院校勢將面臨「性道德祭旗」──繼2007年4月香港城市大學商務書店被星島日報獨家指責售賣教導性愛姿勢的書籍,書店方面受壓有機會不被續約;2007年5月星島日報及明報以《中大學生報》為箭靶。若《中大學生報》淪陷,全港大專院校將出現言禁之風。

2. 民間團體的言論、出版及論述自由,將受嚴厲監視──《中大學生報》事件,與民間團體日後言論、出版及論述自由,可謂休戚與共。猶記得2000年政府蠢蠢欲動,企圖收緊淫褻及不雅物品條例,但由於當時婦女界、同志界、藝術家能夠團結,力抗創作與言禁之風,最後迫使政府擱置違反言論及出版自由此舉。

3. 今日是報社,明日是主流媒體──港府於06年及07年,多次借懲罰主流傳媒的淫褻報導,重提收緊法例。若今次《中大學生報》成為炮灰,港府將可輕易借刀殺人,傳媒於今日所作的「泛道德輿論」,日後將要變成一把「自我閹割」的利刃。

學生報以求真為德的精神一以貫之,情色版風波擾攘,恰好說明了當下的審查、禁忌和傳媒道德淪亡。

為了捍衛追求真相的道德,為了守護討論禁忌的權利,我們嚴正要求影視處判決《中大學生報》無罪,而且不屬淫褻或不雅物品。

睜開雙眼,拒絕盲目跪拜一時一地的禁忌,社會方能尊重多元論述,重建道德,邁向文明。

聯絡:
中大學生報/26036404
custudentpress@gmail.com

Tuesday, May 08, 2007

T1 assignment

同泰基衝左上去「變靚D」追問反應,雖然係夾硬拍人地,
但拍到又黃又青,鏡頭又震又唔岩eye level。
返到公司先知道仲係T1頭條,睇番自己拍左既野,簡直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