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Night Day Night (炸彈女的日與夜)
選片純粹因為《立見天國》(30屆)的良好印象,對於一個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的著眼,《炸彈女》就省略她的背景,政治立場。不能了解她的過去,就從影片短促的剪接,視平的角度,緊貼的鏡頭和炸彈女一起渡過赴死前的日與夜。
即將赴死的人,洗澡,如廁,剪指甲都是活生生的壓迫感。一開場,以主角剪影,喃喃各種死亡原因,已經將影片蓋上冷酷氣氛。
評分:65
The Paper Will Be Blue (無主孤軍)
記錯時間施施然入場,連累侯活與他的同事齊齊遲到,要坐第二行。上了電影節連線,才知錯過了倒敘法的開頭,整晚睇得英文字幕來,睇不切畫面。電影尤如紀錄片般重現壽西斯古倒台的一晚,自說自歷史的一齣全夜戲,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冷門得也來甚具章法。
評分:80
Bobby (RFK遇刺的日子)
在現在美國如此政治氣候,愈是想念一個有智慧的鴿派領袖,歷史沒有假如,但假如羅拔甘迺迪當選總統,美國又會如何?但對於當時美國人,身處冷戰時代,先失去Dr. King,再目睹Bobby被刺,一場爛攤子的越戰,天知道之後還會有一個水門總統。
評分:85
1 comment:
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已把這篇文章刊於http://www.hkifflink.net/2007/04/15/1275/ 。
Post a Comment